“王调度长,由于白天老乡浇地,进入高产井胡39-30的道路变窄且湿滑,维修大型车辆无法进入,井口施工暂缓,请指示。”中原油田濮东采油厂石家采油管理区采油四组党小组长王春圃晚7点汇报施工进度。
(相关资料图)
当天值班调度长王增勋拨通了生产副经理刘强的电话:“刘经理,我建议通知安全负责人卢建红、集输负责人李由杰,咱们四个去现场想想办法。”
“通知采油四组党员突击队现场待命,咱们去现场瞅瞅。”
不一会儿的工夫,胡39-30井场来了几位“不速之客”。
“会战上产期间,这口井很重要,晚开井一天,损失5吨产量,咱们离踏步子日产油155吨还差3吨,大家想想办法,看怎么样能开起来?”
生产副经理刘强巡查完路况后,发现原井口和新井口间距不到2米,“如果将原井口和新井口用输液管一样的软管线连接,是不是能及时开井又能观察回压取样?”
“先用应急管线临时生产,等明天水干了,再连井口,两不耽误,李工你根据这个井的生产,看看用啥样的管线符合安全规定”。
拥有集输工作多年经验的李由杰想到了高压水龙带,兵分两路,一路安装原井口方便水龙带连接,一路寻找约10米长的水龙带,运到路边,然后5名党员突击队员蹚着泥泞小路,步行2公里,将水龙带抬到指定位置。
安装,开井试压,生产指标正常,晚10时,该井恢复生产。
第二天一大早,采油四组党员突击队再出发,开展连井口施工。
“在大家的努力下,水龙带经受住了考验,产量突破计划生产指标,本月上产工作圆满完成!”生产大会上,刘强为大家带来了喜讯。
(张红志)
(责任编辑:刘小溪 审核:蒋文娟 )上一篇:吴淑芳:平凡岗位展最美芳华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X 关闭